碳讯|工信部将探索开展汽车碳排放、汽车动力蓄电池碳足迹管理;CDP:10%的企业在所有关键环境领域都表现出雄心..

要闻目录:

1.工信部:探索开展汽车碳排放、汽车动力蓄电池碳足迹管理

2.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发布2023年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

3.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

4.丁薛祥:中国走绿色转型之路是长远之策,绝非权宜之计

5.上海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完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立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

6.山东省:将开展省级碳排放统计核算

7.海南省发改委等部门:将逐步开展产品碳标识认证工作

8.上海市静安区发改委:将对绿色低碳示范试点进行资金扶持

9.苏州市发改委:印发《首批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建设方案》

10.CDP企业健康检查报告:10%的企业在所有关键环境领域都表现出了雄心

11.国龙再生资源公司:获产品碳足迹核查声明

12.仕净光能:获得产品碳足迹核查声明

01 国家动态

工信部:探索开展汽车碳排放、汽车动力蓄电池碳足迹管理

1月21日,国新办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在答记者问环节,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先生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探索开展汽车碳排放、汽车动力蓄电池碳足迹管理,推动核算标准和结果的国际互认;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出台政策措施,加快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一手抓“存量改造”,加快传统产业绿色化升级,加强先进绿色低碳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探索建设零碳工厂和零碳工业园区,再培育一批绿色制造标杆;一手抓“增量做强”,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

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发布2023年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

1月21日,生态环境部联合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发布2023年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的公告》。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负责同时在就《公告》相关情况答记者问时表示,碳足迹因子是我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石”,电力碳足迹因子具有基础能源属性,是核算各类中下游产品碳足迹的必要前提。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

1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了《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目录》包括节能降碳产业技术37项、环境保护产业技术21项、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技术20项、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技术17项、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技术3项、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技术12项、绿色服务技术2项。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同志在接受记者提问时表示,鼓励金融机构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碳减排支持工具等,加强对《目录》内绿色技术应用的融资支持。

丁薛祥:中国走绿色转型之路是长远之策,绝非权宜之计

1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在达沃斯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发表题为“坚守多边主义正道 促进开放包容发展”的致辞。他指出,中国走绿色转型之路是长远之策,绝非权宜之计。不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和行动不会改变,将持之以恒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遵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的目标和原则,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

图片来源:世界经济论坛

02 地区动态

上海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完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立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

1月15日,上海市市长龚正在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他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应重点完善促进数字贸易、绿色贸易发展的制度体系,加大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培育壮大跨境电商、离岸贸易、二手车出口、保税维修、再制造等外贸新业态,拓展中间品出口渠道,推动涉外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能力(ESG)不断提升;完善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和绿色低碳供应链体系,推进绿色工厂、零碳园区建设,健全产业绿色发展综合服务平台;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机制;完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立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淘汰落后产能400项;深化上海碳市场建设。

山东省:将开展省级碳排放统计核算

1月18日,山东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条例》指出,支持通过绿色电力交易、绿色电力证书交易等市场化方式优化电力资源配置,促进绿色电力消纳;开展省级碳排放统计核算,为绿色低碳转型的政策制定、监督管理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应当建立健全绿色低碳供应链管理服务体系,完善产品碳足迹相关核算评价体系、标准与计量体系、基础数据库。《条例》将于2025年3月1日起施行。

海南省发改委等部门:将逐步开展产品碳标识认证工作

1月20日,海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海南省生态环境厅、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加快建立海南自贸港特色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工作方案》。《方案》指出,要强化绿色电力证书在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体系中的应用支持重点行业企业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工作;鼓励企业开展供应链碳足迹评价,建立绿色低碳供应链管理制度,提升产品低碳竞争力;落实产品碳足迹分级管理制度,开展碳足迹分级管理工作,逐步开展产品碳标识认证工作;鼓励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开展碳标识认证,支持在产品或包装物、广告等位置标注和使用碳标识;适时将碳足迹管理相关要求纳入政府采购需求标准,发挥政府和国有企业带头作用,加大碳足迹较低产品的采购力度。同时,《方案》鼓励各有关部门和各市县将碳足迹核算和认证工作纳入相关激励性政策

上海市静安区发改委:将对绿色低碳示范试点进行资金扶持

1月20日,上海市静安区发展和改革委发布《静安区支持节能减排降碳实施办法》。《办法》将对绿色低碳示范试点进行扶持,对获得国家级、市级的绿色低碳示范试点项目,经认定,单个项目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10万元;《办法》同时也支持对标达标、能耗监测监控、产品碳足迹、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等能力建设及基础工作。

苏州市发改委:印发《首批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建设方案》

1月24日,苏州市发改委发布《首批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建设方案》,方案包括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苏州浒墅关经济技术开发区三个开发区的试点建设方案。

其中,《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方案》提出,聚焦新能源汽车关键环节,积极创建全省碳标识认证创新试点示范项目;鼓励企业开展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积极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查找生产和流通中的薄弱环节。《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方案》提出,鼓励区内外向型企业、行业龙头企业购买绿证使用绿电,稳步提升绿电消费比例;支持碳咨询、碳管理、碳标准、碳标识、碳认证等低碳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苏州浒墅关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方案》鼓励出口企业通过购买绿证打破国际市场的绿色贸易壁垒;鼓励通过购买绿色电力等方式实现净零碳排放,或购买碳配额、碳信用的方式抵消活动产生的碳排放量。

03 行业动态

CDP企业健康检查报告:10%的企业在所有关键环境领域都表现出雄心

近日,CDP与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及奥纬咨询(Oliver Wyman)合作完成《CDP企业健康检查报告》(CDP Corporate Health Check),并在2025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期间发布。《报告》显示,在全球受评估的企业中,有49%的企业进行了运营排放(范围1和2)数据披露、设定了目标,并在公司治理、战略和计划中至少以有限的方式整合了气候变化;10%的企业在所有关键环境领域(包括披露完整的价值链排放(范围1-范围3)和对自然的影响、设定有意义的环境目标、建立强有力的可持续发展治理和战略,以及在实现环境目标方面取得切实进展)都表现出了雄心。

图源:CDP 2025 Corporate Health Check

《报告》还显示,35%的企业正在按计划实现自身的排放减少目标,从地区来看,欧洲的公司在这方面进展领先于其他地区。

图源:CDP 2025 Corporate Health Check

国龙再生资源公司:获产品碳足迹核查声明

近日,广西梧州国龙再生资源发展有限公司旗下三款再生颗粒产品获得权威认证机构SGS颁发的产品碳足迹核查声明证书。

仕净光能:获得产品碳足迹核查声明

近日,安徽仕净光能科技有限公司旗下N型电池片产品获权威认证机构颁发的产品碳足迹核查声明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