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美国石化巨头埃克森美孚疑遭遇漂绿风波,全球化工前十强绿色转型有何新解法?

近日,美国石化巨头埃克森美孚公司疑似遭遇“漂绿风波”。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提起的诉讼称,埃克森美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塑料生产商之一,在其塑料产品的可持续性方面误导公众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加州司法部表示,事实上,美国只有5%的塑料垃圾能够得到回收利用,回收利用率从未超过9%。埃克森美孚推出的塑料回收计划只不过是一个公关噱头,旨在鼓励公众继续购买一次性塑料产品,这加剧了全球塑料污染危机。

事实上,塑料污染不仅是一个环境问题,也关乎全球气候变化,塑料污染与温室气体排放有着密切的关系。塑料是由化石燃料制成的,其生产周期会消耗大量能源并产生温室气体排放。

石化化工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石化化工行业不仅包括石油的开采、提炼和加工,还涵盖了化工产品的生产,如塑料化肥合成纤维等。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建筑农业等多个领域,对推动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日常生活需求具有重要作用。此外,由于石油化工行业涉及的产业链较长,它还与纺织汽车机械制造电子等产业有着紧密的联系,对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定和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根据全球倡议组织“携手可持续发展”TfS的数据,化工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工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的8%

石化化工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不仅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也是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全球前十强化工巨头的降碳减排行动及进度如何?化工行业企业在供应链碳减排管理上面临的普遍挑战是什么?

为探析石化化工行业的绿色转型现状,我们梳理了石化化工行业2024年前十强企业巴斯夫中石化陶氏化学利安德巴塞尔埃克森美孚等的碳减排目标和供应链系统降碳行动,呈现头部石化化工企业如何与价值链上下游协同绿色转型,共同应对气候挑战。

01.全球前十强化工企业供应链协同降碳行动

根据国际权威机构安迅思(ICIS)发布的2024年全球化工企业100强榜单,入榜全球前十的化工企业依次是巴斯夫、中石化、陶氏化学、利安德巴塞尔、埃克森美孚、英力士、沙比克、荣盛石化、万华化学、美国宣伟。

梳理公开资料发现,前十强企业中,巴斯夫、陶氏化学、利安德巴塞尔、埃克森美孚、英力士、沙比克和万华化学7家企业已经设置了碳中和或净零目标;其中巴斯夫、陶氏化学、利安德巴塞尔三家企业还设置了范围3碳减排目标[1]

企业

供应链协同降碳行动

碳减排目标

巴斯夫

1.尽可能采购可再生能源电力和低碳足迹的原材料,如棕榈油、蓖麻油、生物发酵法生产的丙氨酸等。

2.以负责任的态度管理上下游价值链,积极推动供应商评估,助力其改进可持续发展绩效。

3.以开放和包容的态度,与全行业分享在气候保护和碳管理方面的专知、经验和实践,以推动各产业链的共赢发展。

1.到2030年,将范围1和范围2的碳排放量较2018年减少25%,将范围3.1的碳排放量较2022年减少15%。

2.实现2050年全球二氧化碳净零排放(涵盖范围1、范围2和范围3.1)

中国石化

1.绿色采购: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产品设计、采购、生产、包装等全流程,鼓励供应商开发绿色技术和绿色产品,促进供应链共同实现低碳转型。

2.对润滑油基础油、对二甲苯、航煤、聚丙烯四种产品开展碳足迹核算。

3.截至2023年末,已累计完成40家所属企业26种产品碳足迹核算。

到2023年,累计减排二氧化碳1,260万吨,捕集二氧化碳50万吨/年,封存二氧化碳30万吨/年,回收利用甲烷2亿立方米/年。

陶氏化学

1.在中国,陶氏致力于用材料科学帮助塑料行业实现升级转型,通过创新设计和推动跨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来提升塑料的循环利用。

2.加入了CDP供应链计划,以跟踪供应链中的气候影响,并确定与供应商的合作脱碳机会。

1.到2030年,陶氏化学将以2020年为基准,减少年度净碳排放量500万公吨(减少15%)。

2.到2050年,陶氏化学计划实现碳中和(范围1+2+3加上产品效益)

利安德巴塞尔

1.推出+LC(低碳)解决方案。通过提供比化石替代品更低的碳足迹,旨在支持企业实现温室气体 (GHG) 减排目标。

2.+LC系列中的每个产品均配有ISCC PLUS质量平衡证书,提供整个价值链的可追溯性。此外,这些产品还提供产品碳足迹 (PCF) 数据,使企业能够直接将+LC解决方案与传统化石基解决方案的碳足迹进行比较。

1.到2030年,将范围1和范围2的绝对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42%,将范围3温室气体绝对排放量减少30%(相对于2020年基线)。

2.到2050年实现全球运营温室气体净零排放(范围1、范围2)

埃克森美孚

2022~2027年,计划在低碳解决方案业务领域投入170亿美元,其中60%将专注于减少自身的碳排放,40%将专注于减少其他公司的碳排放。

1.到2030年,温室气体强度与2016年相比减少20%~30%。

2.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范围1和范围2)

英力士

1.到2025年,英力士将每公斤产品的排放量减少10%,未来五年内,英力士还将投资超过30亿欧元来进一步减少碳足迹。 

2.英力士生产的NEOVYN™碳足迹显著减少,每公斤PVC可减少1.3公斤碳排放。使用NEOVYN™的客户能降低其范围3的排放,并开发可持续的下游产品。

3.推动聚氯乙烯产品价值链,在减少碳足迹方面实现显著的可持续发展变化。

1.到2030年,将范围1和2的排放量与2019年相比减少33%。 

2.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

沙比克

1.启动区块链试点项目,以推进整个价值链的排放跟踪和减排。

2.评估区块链技术在支持客户产品中循环原料的端到端数字化可追溯性方面的应用。

3.评估区块链技术在追踪特定材料流的碳足迹方面的使用情况。

1.2030年将公司温室气体绝对排放量(范围1和范围2)减少20% (以2018年为基准)。

2.2050年前在自身运营可控范畴内实现碳中和

荣盛石化

1.已成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公司碳减排、碳资产管理、碳排放交易等事宜进行统筹监管。

2.积极构建可持续的全球采购链。

1.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

2.以2022年为基准,预计到2025年节能项目减排量累计不少于二氧化碳300万吨;公司单位产值碳排放强度下降5%。

万华化学

1.通过建立循环低碳生态圈,与上下游企业共同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2.携手TfS组织,推动供应商的可持续发展测评,对供应商的CSR的绩效表现进行评估与管理,逐步提升供应商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1.不晚于2030年实现碳达峰。

2.力争于2048年实现碳中和(范围1和2)

美国宣伟

1.2023年完成数百项产品生命周期评估,发布环境产品声明,供客户评估其“范围3排放”。

2.制定用以衡量和评估范围3排放的统一流程。

到2030年,将范围1和范围2温室气体的绝对排放减少30%。

近年来,头部化工企业对价值链、供应链协同降碳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不仅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到整条价值链的管理之中,更积极运用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促进范围3的碳减排。

作为全球领先的化工企业,巴斯夫长期致力于气候保护工作。“巴斯夫在大中华区实现了连续六年降低运营中的碳排放,在整个产业链上公司自身产生的碳排放不到20%,但供应商采购原料就有48%的碳排放,对供应商的碳排放管理对公司绿色低碳发展非常重要。”巴斯夫大中华区董事长兼总裁楼剑锋在2023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

在其发布的《2023巴斯夫气候保护白皮书》中,巴斯夫提出了贯穿整条价值链的可持续发展承诺,将负责任采购、高效安全生产、提供可持续解决方案一起纳入到公司减碳的行动之中[2]。

图片来源:巴斯夫官网

值得关注的是,沙比克公司启动了区块链试点项目,通过提高上游价值链的透明度促进合作,以支持进一步减少范围3的温室气体排放。沙比克聚合物技术与创新副总裁Waleed Al Shalfan表示:“准确计算排放量,特别是范围3排放量,将使沙比克和其他公司能够识别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价值链上的热点,这是我们脱碳道路上的一个关键工具。我们鼓励其他上游和下游合作伙伴加入,并考虑如何在未来的各个层面上实现可持续增长。”

02.范围3碳减排成为石化行业面临的普遍挑战

石化行业具有高耗能特点,且化工产品众多、产业链条长,行业减碳任务艰巨。

2011年,由拜耳、巴斯夫、朗盛、赢创、汉高和索尔维六家企业共同发起了携手可持续发展(TfS)倡议,它规范了化工行业可持续供应链标准。TfS的宗旨是与化工企业及行业协会深化合作、共谋发展,依托全球网络优势,共同探索绿色、低碳、高效的发展新路径,为实现全球化工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TfS正在全球范围内逐步扩大影响力,截至目前,已有53家全球领先的化工企业加入TfS倡议,共同建设可持续化工供应链。

根据TfS发布的《化工行业产品碳足迹指南》,平均而言,化工企业来自产品生产(范围1和范围2)的排放不到三分之一。因此,企业的碳排放核算如果要做到可信、气候目标规划合理并能够追踪,就要准确核算来自上下游价值链的排放,或根据温室气体核算体系核算范围3排放。范围3排放是所有化工企业温室气体减排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了解这一类排放,以便准备应对潜在的未来法规。

值得关注的是,在TfS 2024年供应商培训大会上,“范围3”温室气体排放治理成为大会的重点议题。

以陶氏化学为例,陶氏化学产品在产业链中对整体行业减排降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从生命周期角度分析,陶氏很多产品和解决方案能帮助客户降低碳排放量。陶氏化学大约70%的碳排放足迹属于范围3类别,其中一半以上来自购买的原材料、运输和其他服务。

然而,降低范围3温室气体排放对于化工企业来说也存在高度挑战。挑战之一是价值链缺乏透明度,导致难以量化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可以看到,头部化工企业正积极运用区块链等技术打造范围3协同降碳的创新模式。2023年,沙比克公司已经启动了2个区块链应用项目,评估区块链技术在支持客户产品中循环原料的端到端数字化可追溯性方面的应用,以及在追踪特定材料流的碳足迹方面的使用情况[3]。

沙比克通过区块链技术支持减少范围3的温室气体排放

区块链技术的运用可助力形成行业上中下游企业动态数据关联碳排放体系,建立起加密可信的协同低碳减排机制,帮助化工企业及其供应链企业共同实现碳减排。

“双碳”背景之下,我国石化行业将加速产品结构的变革。随着中国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可降解材料、高端合成树脂等化工新材料和电子化学品的消费需求将会持续增长,并伴随着更高的环保要求[4]。

此外,随着新能源、低碳技术和绿色生活方式的兴起,石化行业正面临新的增长机遇。具体来说,新能源汽车电池薄膜、光伏材料等新能源领域的发展,都在推动对石化基材料需求的增长。此外,人们追求更高质量生活的趋势也增加了对相关石化产品的需求。这些变化不仅为石化行业提供了扩大产品种类和优化结构的机会,同时也促使行业向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实现绿色转型

参考资料:

1.巴斯夫、中石化、陶氏化学、利安德巴塞尔、埃克森美孚、英力士、沙比克、荣盛石化、万华化学、美国宣伟2023可持续发展报告

2.巴斯夫气候保护白皮书

3.SABIC启动区块链试点项目,以推进整个价值链的排放跟踪和减排

4.财新智库:把握气候风险与机遇,机构投资者如何应对高碳行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