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漂绿”阴影,企业该如何规范碳足迹?

什么是“绿漂”?

漂绿(greenwashing)是指企业通过夸大、误导或捏造信息,使得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显得更加环保,以实现商业目的的行为。

根据《南方周末年度漂绿榜:将监督进行到底》,“漂绿”的表现主要包括:公然欺骗、故意隐瞒、国内国外双重标准(在本地或者本国宣称本企业是环境友好的,却在其他地区或者国家做出不符合该宣称的行径)、空头支票(仅用口头宣传、而非采取实际行动来为企业树立"环境友好"的形象)、前紧后松(企业做出环境友好或可持续发展的宣称,但对其供应链缺乏有效管理,不能贯彻如一,造成违反这一声称的行径)等。 

公然欺骗指公司行为与其可持续发展及绿色环保宣传相违背,或在产品属性上伪造“绿色”环保类标签,此行为最为常见。例如,快时尚品牌H&M和迪卡侬就因对部分产品标注“生态设计”和“环保意识”标签,被荷兰市场监管机构以“环保误导性宣传”调查。 

2016年,华北制药自称共计耗费近5亿元用于环保设施建设并获得环境管理示范点,后经调查发现其存在污染周边环境等问题,涉嫌环境违法犯罪。 

同样,迪斯尼也曾被环保部门通报过,虽然迪斯尼宣称致力于树立绿色企业,但根据通报内容,发现迪斯尼存在着供应商未批先建,超标排放等违规的记录。

企业“漂绿”的背后

为何近年来企业的“漂绿”现象屡禁不止,背后原因可能是商业利益的考量。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逐渐认识到必须采取行动来应对气候变化。

社会各界及投资机构也纷纷开始关注企业产品生产销售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企业采取何种环保行动,并逐渐对绿色产品愿意支付一定的溢价、对采取环保行动和承诺的公司有更高的社会满意度和投资意愿。

在全球都在倡导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企业也意识到环保以及“零碳”和“碳中和”等环保声明是能够为企业带来良好的形象和口碑,并使得绿色产品享受更高的溢价,许多企业自主采取环保行动的同时,也避免不了为了迎合政策、市场和投资等要求,通过宣传自身的企业环保行为或环保包装,给产品贴上一些所谓的绿色环保标签,进行虚假环保性宣传。

为了打击“漂绿”现象,一些国家立法机构已经开始讨论通过制定法规对企业的“漂绿”行为进行监管,法国走在了前面。2022年4月,法国通过了具体的法令对产品“碳中和”相关的广告和宣传提出了强制的信息公开的要求(《2022年4月13日第2022-539号法令,关于广告中的碳抵消和碳中和声明》),新规自2023年1月起正式生效,剑指“漂绿”。

法令聚焦企业在广告和宣传中涉及“碳中和”的行为,尽管这仅仅是法国的一项法规,但将对全球应对“漂绿”现象、推动碳减排产生重大影响。

完善监管和认证体系

法国的这项规定并不是禁止使用“碳中和”“零碳”等宣传,而是增加了透明性,要求企业制定减排计划。企业若想使用这样的宣传语,需要在其公开网站或移动应用上发布一份总结报告,描述被宣传产品或服务的碳足迹,优先避免、减少和补偿这些温室气体排放的方法。

报告包括3个附件,分别涵盖产品碳足迹、减排计划、碳抵消情况。

碳足迹(附件一):按照ISO 14067标准或其他等效标准的要求,涵盖广告产品或服务整个生命周期的年度温室气体排放;

减排计划(附件二):10年内,每年定量的减排进展目标。每五年需公布更新计划,涵盖新的10年;

碳抵消(附件三):企业为了实现“碳中和”,抵消剩余温室气体排放的安排细节,例如购买的碳抵消项目的性质、描述和成本。

尽管上述法规是针对的法国市场,但是其影响也是远超法国,不少国内外贸出口企业,也可能会受到法规的监管。所以目前在国内,为出口或者外贸企业提供碳管理的服务商以及第三方认证机构也会考虑整合欧洲的法规的要求。

企业如何避免“漂绿”

那么企业该如何避免“漂绿”,走向真正的碳中和呢?

首先,企业需要丰富的产品的碳足迹,正如法规所要求的产品碳足迹信息公开,绿色低碳转型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为了走向真正的碳中和,企业需要集中管理碳排放的数据。碳衡科技作为一家碳中和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可以提供功能强大的碳排放数据管理工具,能够帮助客户企业准确收集、监测和分析其碳排放数据,通过集中管理和追踪碳排放数据,企业能够清楚了解自身的碳足迹,做出相应的减排规划。

其次,应进行第三方的认证,上述被罚企业都表明自己使用了低碳环保技术,使用环保材料及可降解材料等,但这些领域很大部分没有经过严格的第三方认证。比如,H&M就曾声称它的服装是由有机棉和再生聚酯等可持续材料生产的,实际出来并不符合。

为此,碳衡科技能够帮助企业接入国际上权威的第三方机构开展外部认证,第三方认证机构可以对企业的碳足迹数据和减排行动进行独立评估,提供客观的评价和认证,这也是国际通行的企业避免“漂绿”的关键措施。

可以看到,“漂绿”的行为严重影响了人们对企业环保行为的信任,不利于全社会和全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但如果拥有完善的认证体系,那么对于严格遵照相关标准要求开展碳足迹核算、制定并执行碳减排计划的企业来说,这或许反而是一项利好。


内容参考:

1.《自称产品“碳中和”?小心违反防“漂绿”新法规》https://new.qq.com/rain/a/20230421A00CUP00

2.《欧洲议会投票通过禁止误导性广告和笼统的碳中和声明》https://mp.weixin.qq.com/s/mJwAxOhPSEAjmfOrYmAx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