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目录:
1.李强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快递暂行条例〉的决定
2.欧盟发布可持续产品生态设计与能源标签首个全面计划:聚焦纺织、家具、钢铁等六大领域
3.上海市:强化绿色能源供应溯源和全流程碳足迹管理,提升企业“绿色竞争力”
4.上海市委、市政府:支持民营企业参与绿色燃料、循环经济等绿色低碳转型重点应用场景建设
5.上海浦东新区:印发《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重点工作安排》
6.安徽省:印发《省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方案》
7.广州市花都区:支持创建一批“低碳园区”“零碳园区”
8.Apple:发布《环境进展报告》 宣布2030碳中和目标取得重要进展
9.白酒行业:即将启用碳排放核算新标准
10.南方航空:发布中国民航首款航空餐食碳标签
11.桂康新材料:获得产品碳足迹核查声明
01 国家动态
李强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快递暂行条例〉的决定》
4月18日,李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快递暂行条例〉的决定》。《决定》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共15条,其中部分修改内容包括:
增加一条,作为第三条:“快递业发展应当遵循市场主导、保障安全、创新驱动、协同发展的原则,构建普惠城乡、技术先进、服务优质、安全高效、绿色节能的快递服务体系。”
将第九条改为第十条,修改为:“国家完善综合性支持政策,推进快递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
增加一条,作为第三十八条:“国家鼓励科技创新,支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研发、生产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的快递包装。”
增加一条,作为第三十九条:“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在保障快递安全的前提下,优化快递包装方式和包装结构设计,节约使用包装物。
“鼓励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使用通过绿色产品认证的包装物。”
欧盟发布可持续产品生态设计与能源标签首个全面计划:聚焦纺织、家具、钢铁等六大领域
4月16日,欧盟委员会通过了《可持续产品生态设计法规》(ESPR) 和《能源标签法规》的2025-2030年工作计划 ,该工作计划是首个将ESPR的更广泛适用范围应用于具体产品的计划,目标是在实现环境效益、确保可实施性以及简化法规之间取得平衡。该计划提供了一份产品清单,以在未来五年内优先引入生态设计要求和能源标签。
将被纳入工作计划的新产品,图源:《可持续产品生态设计法规》(ESPR) 和《能源标签法规》的 2025-2030 年工作计划
该工作计划包括四个最终产品(纺织品(重点是服装)、家具、轮胎和床垫)、两个中间产品(钢铁、铝)以及两项设定横向要求的法律文件,此外,还包括从上一个生态设计和能源标签工作计划中准备和延续的重要工作清单。
从2022-2024年生态设计和能源标签工作计划转到本次计划的16项产品,图源:《可持续产品生态设计法规》(ESPR) 和《能源标签法规》的 2025-2030 年工作计划
未来所选产品将需要涵盖:
产品性能,例如最低耐久性、最低能源和资源效率、备件可用性或最低回收含量;
商品信息,包括商品的关键功能,例如商品的碳足迹和环境足迹。商品信息将主要通过数字商品护照提供,或者对于带有能源标签的商品,通过欧洲能源标签商品注册处(EPREL)提供。
02 地区动态
上海市:强化绿色能源供应溯源和全流程碳足迹管理,提升企业“绿色竞争力”
4月14日,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会议原则同意《上海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并指出,要统筹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发展。聚焦重点领域,推动碳排放降下来,着力推进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开展节能降碳专项行动,加大清洁能源推广力度。聚焦重点环节,推动碳循环“动起来”,生产环节要开展绿色低碳转型重点应用场景和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强化绿色能源供应溯源和全流程碳足迹管理,提升企业“绿色竞争力”;流通环节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消费环节要持续支持绿色消费与新能源转型。聚焦重点要素,推动碳经济“活起来”,完善碳交易等市场机制,健全财税政策,丰富金融工具,加大对节能减排项目支持,更好激发经营主体创新创造活力。
上海市委、市政府:支持民营企业参与绿色燃料、循环经济等绿色低碳转型重点应用场景建设
4月18日,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新时代新征程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措施》指出,支持民营企业参与绿色燃料、循环经济等绿色低碳转型重点应用场景建设。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对民营企业绿色低碳等项目给予信贷支持。提升民营企业应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能力,针对出口贸易、链主企业、上下游供应商,做好分类辅导。
上海浦东新区:印发《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重点工作安排》
4月15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重点工作安排》。《工作安排》指出:
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及绿色供应链建设。进一步加强绿色制造专项宣贯培育,鼓励引导企业积极申报“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零碳工厂”等示范企业。持续推动绿色制造体系和零碳制造试点示范创建,完成10家绿色制造示范单位创建。
开展产品碳足迹评价试点工作。围绕产品碳足迹评价与碳标签、数字化碳管理平台、碳管理体系、供应链碳管理、碳标准建设及应用、碳金融产品创新等领域开展企业碳管理试点。
安徽省:印发《省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方案》
4月8日,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四部门联合印发《安徽省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方案》。《方案》指出,在合肥市(锂电池、光伏产品)、滁州市(光伏产品)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将产品碳足迹纳入绿色工厂评价内容,带动上下游企业加强碳足迹管理。推动将碳足迹管理相关要求纳入政府采购需求标准,加大碳足迹标识认证产品政府采购力度。鼓励通过认证的企业在其获证产品相关的包装、说明书、广告宣传以及有关材料中使用认证标识,明确标注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信息,引导企业节能降碳。支持认证机构参考国际通行标准规范,探索开展“一审多证”,为获证企业出具双语报告,增强出口产品竞争力。在国际贸易中推广产品碳足迹标识,展示我国“双碳”工作成效。
广州市花都区:支持创建一批“低碳园区”“零碳园区”
4月14日,花都区印发《支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的通知》。《通知》提出,以建设“广东省首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广东省首批县域‘光伏+建筑’应用试点”、广州市首批新型储能产业园区为契机,深入实施新能源“场景应用”工程,大力推进分布式光伏、充换电设施、氢能、新型储能、虚拟电厂和综合能源服务等应用场景建设,大力推广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支持创建一批“低碳园区”“零碳园区”。
03行业动态
Apple:发布《环境进展报告》 宣布2030碳中和目标取得重要进展
4月16日,Apple宣布其2030目标(未来五年内,整体碳足迹实现碳中和)取得重要进展:公司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较2015年基准已减少60%以上。公司同时达成多项环保里程碑:在所有磁铁中使用99%再生稀土元素、在所有Apple设计的电池中采用99%再生钴材料。相关成果已收录于最新发布的年度《环境进展报告》。
图源:Apple官网
国际海事组织:通过IMO净零框架
2025 年4月7日至11日,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第83届会议(MEPC 83)批准全球航运净零排放法规,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将整个行业领域的强制性排放限制和温室气体定价相结合的框架。这些措施将适用于总吨位超过5,000的大型远洋船舶,这些船舶占国际航运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85%。
图源:IMO官网
白酒行业:即将启用碳排放核算新标准
近日,四川省首个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信息披露地方标准《白酒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报告和披露规范》(DB51/T 3259-2025)正式发布,该标准将于2025年4月19日起实施。
南方航空:发布中国民航首款航空餐食碳标签
4月15日,中国南方航空CZ8237航班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飞往长春龙嘉国际机场,圆满完成航空餐食碳标签主题航班活动。本次航食由权威认证机构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进行碳足迹认证,是中国民航首款航空餐食碳标签。
桂康新材料:获得产品碳足迹核查声明
近日,广西桂康新材料有限公司获得TÜV南德颁发的产品碳足迹核查声明。